首页

婧主女王

时间:2025-05-29 17:38:10 作者:“五洲四海 文明互鉴——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暨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校召开 浏览量:94989

  5月24日,“五洲四海 文明互鉴——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暨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召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国家民委教育司副司长王学荣,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强世功等出席大会,并共同为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欧亚非事务部主任王哲,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雄军等参加大会。

  查显友指出,中央民族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号召的战略举措。进入新时代,学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区域国别研究院要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始终以服务党的民族工作、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己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周边国家及地区民族共同体的文明互鉴,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与全球视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体系。

  席茹在讲话中对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她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周边工作,教育部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为促进周边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中央民族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要问题,做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文化传播等工作,为我国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提升国际话语权做贡献。

  强世功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历程与建设情况。他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定位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框架下,重点关注周边命运共同体,研究议题是“地缘、边疆与民族”“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语言、历史文化与宗教”“经济社会互动”。他表示,当前区域国别研究应有大国立场,需要全球视野、多重主体,对知识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倡议大家共同参与区域国别学建设,为推动全球文明共融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汇聚智慧与力量。

  成立大会开幕式由王雄军主持。





  成立大会后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首创院长钱乘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欣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别区域研究院首席专家邱运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作主旨发言。自由讨论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刘小枫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游斌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进玉教授作了交流发言。(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菲律宾1月外国直接投资净额增至9.07亿美元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晏青开始研究饭圈现象,进行相关调研,试图了解这些“乱象”背后的原因。此前,他曾长期从事新媒体文化、娱乐传播理论、认知传播研究。

中方:对有关中国公民被英方逮捕并起诉表示严重关切

整体结果显示,排除与性别相关的前列腺异常、乳腺结节等体检异常结果,颈动脉异常(超声)在6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每5人中超过3人受骨量异常问题困扰,往下依次为甲状腺结节(超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体重指数(BMI)增高和脂肪肝(超声),检出率均超过5成。

海口28条举措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万琳,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入选“黄鹤英才(文化)计划”,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获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年杰出贡献人物”,湖北省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和博物馆陈列工作,主持完成盘龙城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工程、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主持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荣膺第十七届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带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报告: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6%

在江西省崇义县,10家国有林场与20余户民营林场、大户结成对子,提高了全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据初步统计,杉木林分平均每亩年均生长量由抚育前的0.72立方米提高到1立方米以上;阔叶树林分平均每亩年均生长量由抚育前的0.3立方米提高到0.5立方米以上。

一艘新西兰军舰在萨摩亚海域沉没 75名乘员已获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新“国九条”在交易监管方面提出增强稳定性,围绕交易管理这个重点,在以往监管基础上对异常的交易进行了细节方面的进一步优化,比如市场所称的量化交易、算法交易、高频交易等以往容易引发市场波动的因素,通过交易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识别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把问题消灭于无形。这将进一步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公平性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